防范“两抢”,谨记这3个W
来源:温州日报
尽管我市“两抢”案件持续大幅下降,但临近年关,人员的大流动大迁徙极易引发侵财类案件。我市警方梳理近期发生的“两抢”案件,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出了易受侵害群体(Who)、易发案时间段(When)、易发案地点(where)这三个关键词,提醒广大市民警惕为上,不给犯罪分子任何机会。
Who?
80%被侵害者是女性
案例――
去年12月28日下午,平阳陈女士与妹妹带着女儿从附近山上下来,半路上突然蹿出一名男子,二话不说扯住陈女士的手提包就跑。陈女士反应过来紧紧护着包,奈何男子力气太大,最终陈女士被扯倒在地,手臂多处拖伤,而陈女士的妹妹被吓得在边上抱着外甥女惊叫。今年1月26日,民警在云南将犯罪嫌疑人胡某抓获归案。
分析――
大数据显示,“两抢”歹徒常盯“三种人”:单身提款者、晚归单身女性和街头财物外露者。其中“两抢”案件中,80%的被侵害者是女性,特别是夜晚单身回家的女性及单独行走在市区内街道上靠近机动车道一侧的女性。
此外,单身到金融单位提款的人,也常常成为歹徒作案的目标,统计显示,歹徒往往在银行、证券交易所附近窥视、跟踪携带大量现金的人并伺机抢夺。胸前挂手机、边走边打电话、单肩挂包、披金戴银、包随意放置的人,也容易成为歹徒的“猎物”。
When?
什么时间段高发
晚上6点到12点
案例――
去年12月27日晚上10时45分许,家住苍南县灵溪镇江湾路的陈先生,刚要跨进自家楼道口时,身后一辆摩托车紧随而至,车上两名男子抢走了陈先生手上的手提包。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两名歹徒已不见了踪影。今年1月4月晚,苍南警方将两名嫌疑人抓获。
分析――
大数据显示,每天18时至24时,尤其是下午下班后,是“两抢”案件的最高发时段。
歹徒为什么喜欢选择这一时段作案?民警分析原因,一是这一时段市民下班回家、出行购物、就餐、会友,随身都可能携带一定数量的钱财。二是这一时段是人们的休闲时段,心情放松,防范意识相对较差。
Where?
哪些地段容易遭抢
经过“六口”要加速
案例――
去年12月28日,在温州大学城上学的郑某(女,18岁,大学生)在温州大道吕家岸公交站等车时,一摩的司机靠近搭话,问她要不要坐摩的,郑某婉拒后,顾自玩手机。男子竟乘郑某不备,一把抢过郑某手中的三星手机,加大油门就逃,郑某被拉倒在地,摔伤了头部和膝盖,手机被抢走,价值3000来元。因被害人郑某受伤,该案被定性为抢劫案件。今年1月5日上午,警方在梧田街道某企业内抓获江西籍犯罪嫌疑人黄某。
分析――
警方大数据显示,犯罪嫌疑人经常选择在以下这“六口”地段行抢劫作案:路口、商场门口、公交站口、学校门口、饭店门口、银行门口。
此外,空旷的立交桥、地下通道、公共厕所、绿化带、街心花园、僻静的小道小巷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也是“两抢”分子喜欢光顾的地段。警方提醒,单身行走者,在通过这些地段时,注意观察,快速通过。切忌边走边打电话等,如有可能最好结伴而行。
我市“两抢”案件
今年首月零接警3天
记者近日从我市公安机关了解到,2015年1月,我市“两抢”案件同比下降26.73%,月中“零接警”日达到3天。
据悉,近年来,经过全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严密防控,我市“两抢”案件在连续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2014年同比下降50.12%;进入2015年后,“两抢”案件再次持续下降。2014年我市公安机关打防“两抢”、打侵财、追逃等9个专项行动工作绩效名列全省第一。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金海三道433号 0577-86559456
版权所有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保卫部 浙ICP备05029821号

保卫处公众号

学院公众号